产品目录PROUCTS CATALOG
小型喷雾干燥机的高效清洁与消毒指南
更新时间:2025-11-10 点击次数:240次 对小型喷雾干燥机进行高效、规范的清洁与消毒,并非繁琐的负担,而是保障科研数据可靠性、产品安全性和设备稳定性的重要投资。养成“用后即清、定期深清、适时消毒”的良好习惯,将使您的小型喷雾干燥机始终保持最佳状态,成为您研发与生产中值得信赖的得力伙伴。
一、清洁与消毒的核心原则
在进行具体操作前,必须牢记三大核心原则:
1.及时性原则:每次使用完毕后,应立即进行初步清洗,防止物料干结、固化,尤其是处理糖分、蛋白或无机盐含量高的样品后。
2.原则:清洁应覆盖所有与物料接触的部件,包括可见部位和隐蔽死角。任何残留都可能成为微生物滋生的温床或下次实验的污染源。
3.安全性原则:操作前务必断电、降温,并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(如手套、护目镜)。了解所清洁物料的化学性质,选择兼容的清洗剂。
二、标准清洁流程(每次实验后)
第一步:关机与拆卸
实验结束后,先关闭加热和蠕动泵,让风机继续运行一段时间,以冷却系统并吹干残余湿气。
设备冷却后,断开电源。
参照设备说明书,小心拆卸所有可接触物料部件,通常包括:物料罐、进料管、喷嘴(雾化器)、干燥腔、旋风分离器、收集瓶(主产品和尾产品)。
第二步:初步冲洗与浸泡
使用大量温水(约40-50°C)对拆卸下的部件进行预冲洗,去除表面大部分残留物。
对于已干结的污垢,可将部件浸泡在温水中或使用中性实验室清洗剂溶液浸泡15-30分钟,使其软化。
第三步:精细刷洗
使用专配的软毛刷(如尼龙刷)仔细刷洗部件内壁、管道接口和所有死角。
特别注意雾化喷嘴,其微小的孔洞极易堵塞,应使用配套的专用通针或超细软毛刷进行清理,动作需轻柔,避免损伤精密结构。
干燥腔和旋风分离器内部可用长柄刷进行清洁,确保无可见残留。
第四步:最终漂洗与干燥
所有部件用清洗剂刷洗后,必须用纯净水或去离子水进行漂洗2-3次,确保无任何清洗剂残留。
将清洗干净的部件置于洁净的架子上,在通风处自然风干,或使用无油、干燥的压缩空气吹干。切勿使用毛巾等擦拭,以免引入纤维污染物。
三、深度清洁与消毒流程(定期或换品系时)
当更换实验物料、长期停用后重新启用或生产有微生物限度要求的产品时,需进行深度清洁与消毒。
1.深度清洁:
对于顽固污渍(如油脂、焦化物),可使用稀释的酸(如1-2%硝酸溶液)或碱(如1-2%氢氧化钠溶液)进行浸泡和刷洗。使用前务必确认化学品与设备材质的兼容性,并在通风橱内操作,浸泡后冲洗至中性。
2.消毒方法:
湿热消毒:对于耐高温的玻璃、不锈钢部件,可采用121°C、15-20分钟的高压蒸汽灭菌器进行灭菌。这是可靠、无残留的方法。
化学消毒:对于不耐高温的部件(如某些塑料收集瓶),可使用75%乙醇、过氧化氢(如3%)或专用季铵盐类消毒剂进行浸泡或擦拭。消毒剂需覆盖所有表面,并保持足够的接触时间(通常15-30分钟),之后必须用无菌水或纯净水冲洗干净,以防消毒剂污染后续样品。
原位消毒:某些机型配备原位清洁(CIP)功能,可通过系统程序,循环消毒液(如过氧乙酸)对整个物料路径进行消毒,操作便捷且效果均匀。
四、关键注意事项
雾化器维护:超声清洗是清理雾化器微小孔洞的高效方法。定期检查磨损情况,及时更换。
密封圈检查:清洁过程中,检查各接口的密封圈是否老化、变形,如有损坏立即更换,以保证系统气密性。
记录:建立清洁消毒记录表,记录每次操作的时间、方法、所用试剂及操作人,便于追溯和质量控制。

